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热门标签

热门百科

热门圈子

全部评论31条回复

  • 昔瞳

    昔瞳

    这种家庭教育力虚弱实强,但强而无“情”。这种方式,亲情不是非常深厚,即使有,也是表面功夫,是非常肤浅的感情。因为没有建立起战友之情,大部分建立在金钱堆积起来的基础上。表面也许没有什么矛盾,但思想观念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之间很难有走心的沟通,都是形式上的沟通。他们虽没有生活物质的压力,但精神非常空虚,非常虚弱,甚至有吸毒等恶习,有各种心理病,特别是抑郁,严重的会变态。这也是通常说的富不过三代的主要原因。
    通过教育力的平衡和战友之情分析,大家也不必羡慕出身于名门贵族,他们要抗拒很多诱惑。由于家庭教育力弱,一旦意志力不强,陷入诱惑的生活不能自拔,下场很悲惨的。例如很多明星孩子吸毒等等。
    当然,如果他们懂事,有志向,积极进取,祖业却有如虎添翼之功效,成功一番事业更加容易,更加快速。

    2020-4-23 01:13:38来自西藏昌都市的网友回复 0

  • 为迩独战天下

    为迩独战天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富裕家庭
    这种类型的父母,一般忙于事业,留给孩子的时间不多,孩子一般都委托第三方教育——贵族学校。这种方式,家庭教育力是非常弱的,但这种弱和后面讲的贫困家庭的弱是不一样的。它是把力量偏向到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了,通过社会的影响力去作用或者通过经济手段于学校影响着小孩。家长很少直接去教育。正因为如此,大家平时会看到一些有钱人给名校捐赠,而不是给贫困地区的学校。

    2020-4-23 01:00:00来自湖南永州市的网友回复 0

  • 久不愈i

    久不愈i

    为什么这届父母压力大?
    父母当初养育自己的时候,没这么操心。因为那时的学校和社会环境跟现在不一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的教育力变大了,家庭教育力也随之变大。以前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没有现在这么高(学校教育力增大),社会获取资源也没有这么便利,现在只要有一部手机,各种信息和游戏取之不尽(导致社会教育力变大)。两个力变大了,家庭教育力自然感受到变大了,这届父母就是承受者。
    前面所说的轻生小女生,学习不错,但是家庭教育力弱,没有真正替孩子分担一些学业上的压力,也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情况;14岁小孩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庭教育力弱,社会教育力大,沉迷于游戏;而6岁小女孩的母亲偏向学校的作业,学校的教育力变大了。这些都是教育力不平衡引起的。
    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
    通过建立战友之情的育儿方式解决。

    2020-4-23 00:49:23来自贵州都匀市的网友回复 0

  • 暴力野萝莉

    暴力野萝莉

    家长偏向社会类型。什么都依着小孩,盲目满足小孩的社会需求,那小孩就会目中无人,成为小霸王。学校和社会拿这种小孩是没有办法的,只能让其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一个社会事件由法律来惩罚。
    小霸王
    学校偏向家庭类型。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但也存在。例如某些老师,偏向一些有钱有权的家长,那样小孩在学校就会闹事,会导致一些校园事故发生。
    通过教育力分析,知道家庭教育力必须与学校和社会教育力共同形成平衡,除了角度不能偏移外,力度也不能太小。例如留守儿童或者家庭贫困的家庭,家庭教育力太小,小孩和大人都很容易自卑。除非小孩懂事比较早,出现黑马,否则真的是寒门难出贵子!

    2020-4-23 00:37:10来自湖北宜昌市的网友回复 0

  • 爱如指间沙

    爱如指间沙

    社会教育指的是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作用自我形成的认知。例如从网络文章、视频,还有游戏等形式获得的认知。
    学校教育,是指小孩在学校接受的教育。
    家庭教育就是小孩和父母生活过程中,父母对小孩灌输的思想观念,包括小孩通过观察父母行为模仿学到的知识和想法。
    这三个教育力必须平衡,如同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共同作用平衡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一旦失衡,物体就走歪了,小孩容易出现问题。
    家长过度偏向学校类型。老师向家长汇报或要求完成作业时,家长不根据小孩的状况,不顾及孩子情绪,破口大骂,鲁莽地惩罚,抄起家伙,一顿打。此行为若突破小孩心理底线,心理会扭曲成长,甚至可能导致悲剧发生。

    2020-4-23 00:22:58来自山西长治市的网友回复 0

  • 零皮冰点

    零皮冰点

    建立了战友之情的家庭,有了情,做事就事半功倍了。搞好关系好办事。不过感情的短处在于会使人迷失方向,科学的长处在于它是不动感情的。人离不开社会,家庭离不开社会。因此不论是人还是家庭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得接受教育,学习科学知识。
    人的教育非常复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好像一个物体的运动。既然是动态,那肯定有“力”的作用。于是把人的教育分成三个主要力的作用。这三个力为:社会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和家庭教育力。如图:

    2020-4-23 00:10:03来自台湾的网友回复 0

  • 偏为你流浪

    偏为你流浪

    如果毫不犹疑立刻马上给小孩购买,那就是溺爱,小孩容易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如果一口拒绝,激怒小孩,次数多的话,小孩会把和你沟通的大门给关闭了。如果这样就成了屋里“邻居”。
    共同和齐心是战友式育儿的特点。它们是不能孤立的,单有共同和平等而不齐心,就变成任性,无方向地野蛮成长;有齐心而不共同,就如三个和尚没水喝一样。要么大人吼小孩,要么小孩打父母,总是一方埋怨另一方。
    在育儿的过程中,单单有情还是不够的,情多易滥,还需要合力教育来约束和指导。

    2020-4-22 23:57:31来自澳门的网友回复 0

  • 俗不╭可耐

    俗不╭可耐

    举一个小孩买玩具的例子:
    有次小孩看中了玩具要买。我没有直接给他买,而是带着小孩再逛一圈,放慢速度,一边讨论是否购买,一边让小孩冷静。最后小孩还是坚持买,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喜欢。我尊重小孩的选择。
    这样的方式,和直接溺爱式购买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最后都是购买,但本质是完全不一样,后来小孩成长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见证。
    小孩经过激烈讨论决定买下来的,回家玩了几天就不玩了。和我当时给他分析的差不多,小孩也意识到这点。从这以后,买玩具就会慎重考虑,有节制了。
    除了这个,更重要的是:
    通过平等尊重小孩的选择,在生活中让小孩自然接受你,而不是通过父子关系强硬接受。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建立起“齐心”,建立起战友之情。

    2020-4-22 23:45:39来自云南昭通市的网友回复 0

  • 细品岁月

    细品岁月

    共同
    共同含有平等的含义,要放下大人身份,真正细心听取小孩的心声,不要敷衍。小孩的这些想法,在大人眼里可能很幼稚,但是一定要重视,否则沟通难以进行,聊天聊死了,更可能进一步发展变成吵架。
    当然这种战友之情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要像战士一样,在长期的作战、训练和执行艰巨复杂任务过程中形成。
    战士们天天锻炼,育儿教育同样也需要天天锻炼,不过是脑袋的锻炼。
    日常锻炼的时候,抓住关键点:面对问题,大人小孩各自把想法说出来,然后互相分析对方的利弊,最后让小孩做出决策——不管怎样,一定要让小孩思考动脑。

    2020-4-22 23:33:25来自香港的网友回复 0

  • 时光是影子的命

    时光是影子的命

    扫雷英雄杜富国的一句话:你退后,让我来!
    多么崇高的感情呀!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是一种非常牢固,高于物质,甚至大过生命的感情。
    在长期的作战、训练和执行艰巨复杂任务过程中,互相陪伴,逐渐形成了一种敢打、善打硬仗的勇猛、顽强作风,形成了战友之情。
    这种共同齐心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是陪伴,把这种陪伴贯穿育儿的过程,就是战友之情育儿。
    齐心
    平时作为父母都有意无意使用命令式和小孩对话。例如:快点写作业!还玩手机?赶快给我写作业去等等。小孩不但不听话,还顶回来。
    棍棒底下出孝子,难道命令方式不适用?
    不是。战友之间也经常命令。
    战友之间的命令是有前提的:一起长期间训练,建立起了齐心。现实中,有些家长的命令好使,棍棒好使;而有些小孩在棍棒命令下却对着干。原因是没有建立起“齐心”。
    因此不要人云亦云,人打你也打,依葫芦画瓢没学到本质有可能毁了你的孩子!

    2020-4-22 23:19:32来自贵州毕节市的网友回复 0

默认头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