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孕儿百科不孕不育什么是血红蛋白

什么是血红蛋白

【导读】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红细胞,但你知道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吗?它叫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不仅是红细胞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红细胞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临床中血红蛋白偏低偏高能反应人体贫血的程度。

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红细胞,但你知道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吗?它叫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不仅是红细胞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红细胞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临床中血红蛋白偏低偏高能反应人体贫血的程度。

血红蛋白的组成示意图

临床中血红蛋白的英文缩写为HGB或Hb,主要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是使血液呈红色的一类蛋白,主要的作用在于帮助红细胞运输氧,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Tips:

血液可以借血红蛋白从肺泡中吸取氧气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又从体内各个组织把二氧化碳带回肺脏,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中国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浓度在每100毫升血液14.02±1.29克,成年女子为12.47±1.15克。

糖化血红蛋白简称GHb,它是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常常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参考值并非固定一般会随年龄增大有一定增加。

糖化血红蛋白偏低提示近2个月可能有低血糖发生

因为针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所以多数时候自糖尿病患者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而在临床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主要如下:

GHb与平均血糖水平的关系

  • 14%~6%:血糖控制正常;
  • 2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 37%~8%:血糖控制一般;
  • 48%~9%: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加强控制措施,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 5>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并且国外进行的多个大型临床试验均已证实,以糖化血红蛋白为目标的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友的病情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据百科上面的介绍显示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通过离心后仅获取的剩下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比例引用百科,即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浓度,其计算公式是MCHC=MCH/MCV=Hb/Hct(g/l),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临床意义是用于鉴别贫血类型

临床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临床意义

  • 1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94~160fl(>94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32~50pg(>32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36%;
  • 2正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80~94fl、(MCH)26~32pg、(MCHC)31~35%;
  • 3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72~80fl(<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21~25pg(<26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35%;
  • 4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50~80fl(<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21~25pg(<26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4~30%(<31fl);
Tips: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参考范围为:310~370g/L,临床上可能发生生理性或病理性增高,两种情况下造成的危害不同其中以病理性升高影响最大,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因为血红蛋白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所以无论是血红蛋白偏高还是偏低对于人体的危害性都非常大,而不同人群其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多是不同,具体如下:

正常值范围

  • 1正常成年男性:130~175g/L(13.0-17.5g/dl);
  • 2成年女性:115~150g/L(11.5-15.0g/dl);
  • 3新生儿:170~200g/L(17.0-20.0g/dl);
  • 4儿童:110~160g/L(12-14g/dL)。

而在临床中普遍采用的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g/L,同时将检测出来的贫血程度分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临床中血红蛋白是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它是红细胞内主要的组成部分,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而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血红蛋白增多,一般情况下如增高幅度小于10g/L,一般认为意义不大。

血液分析报告单

如果还要更高,或者同时伴有面颈部发红或高血压或有血栓性疾病的病史,那么要考虑血液系统的疾病,这时就需要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看看病因了。

偏高的原因

多数情况下将造成血红蛋白增高的原因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血红蛋白生理性偏高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往往这时候影响不是很大。

血红蛋白稍微增高一般认为意义不大

而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高就需要注意的,当人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糖尿病酸中毒等时,会造成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就造成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量的正常范围为120到160克每升

除了以上这些外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也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发生,如果你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Tips:

总之如果血红蛋白比正常值稍高一点,在没有产生任何不适症状的情况下,建议定期复查下血常规,如果血红蛋白没有明显的上升,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不要特别处理。

偏高的危害

一般来说血红蛋白偏高的危害性不是很大,如出现轻微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多是因为血液浓缩等情况导致的,只要身体没有其他异常症状的话,是不必担心的。

生理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偏高其危害性不大

临床上因为血红蛋白偏高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病人、慢性心脏病以及某些肿瘤等,所以当出现偏高的情况需确定病因,当然如果排除病理原因导致的血红蛋白升高,仅仅是生理原因引起的则不用担心。

偏高怎么办

如果仅仅是轻微的血红蛋白偏高,那么无需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建议均衡营养,增加身体锻炼,然后规律作息,然后间隔1-2个月后,再次复查,看是否有缓解的表现。

轻微的血红蛋白偏高只需调整饮食结构即可

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调整下,不吃动物肝脏、无鳞鱼和肥肉,少吃花生、瓜子等含油多的坚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做户外运动等。而病理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偏高,那么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Tips:

关于血红蛋白偏高的治疗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只是在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高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并适当锻炼身体即可,患者要多喝水,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血红蛋白是临床上判断贫血的常用数据,不同年龄段人群如果偏离血红蛋白正常值,不仅引起贫血,而且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会有影响,常表现为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慢慢的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

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范围在110~150g/L

一般来说孕期孕妇出现血红蛋白偏低的概率很大,因为孕妇自身的血容量不断增加,而饮食补充的铁质不足,慢慢的就会造成供不应求导致血红蛋白偏低。

偏低的原因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出现了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饮食,事实上并非仅仅如此,也有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造成的血红蛋白低。一般来说在众多造成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中,营养不良是其中一个最常见因素。

铁摄入量不足是造成血红蛋白低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为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如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铁摄入量不足等等,除此之外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也会导致红血蛋白水平降低。

临床上发现血红蛋白减少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中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等因素。

Tips:

在我国最常见的就是因为铁供应不足而造成的血红蛋白减少,最终形成缺铁性贫血,该类情况发生后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有影响,因此应及时改善应对,多食用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偏低的危害

血红蛋白偏低的危害大,大家不仅仅需要了解也要产生重视,一般血红蛋白低而导致的常见症状有疲倦、虚弱、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呼吸急促和胸痛、心悸、脱发以及严重贫血症状,如皮肤,舌头和指甲发白等。

孕妇血红蛋白偏低严重的话会引起早产、低体重儿

除了这些症状外,血红蛋白偏低往往还可能暗示身体出现了一些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等。

怎么治疗,吃什么补

多数时候铁元素缺乏是引起血红蛋白偏低从而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牛、羊肉、黑木耳、香菇、油菜等等。

平时多吃补铁食物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此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补充铁剂,可以服用贫血常用的铁之缘片,用以补充铁、蛋白质等血红蛋白必须的造血原料,一般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值,有效纠正贫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