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学研究者,都提出过“新生儿个个是天才“、” 婴儿期孩子大脑最聪明“这样的理论。
他们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
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能够辨认出妈妈的脸,6个月左右就能听懂大部分成人的语言,所以很多研究者声称,0-2岁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是因为,人类大脑之中脑神经元互相连接的快速增长时期便是0-2岁,过了这个阶段之后,神经元互相连接的速率明显就放缓了。
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所以许多教育研究者倡导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进行“大脑开发”,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例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当然,也包括阅读在内!
更重要的是,阅读对于开发幼儿的右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其中左脑负责逻辑推理思维,而右脑负责创造和想象。
因此,人的记忆在左脑和右脑中,便分别是以不同机制来工作的——左脑中的记忆是以逻辑思考、理性推理来实现的,例如我们上学之后从1+1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算数,并且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进步;
而右脑的记忆是一种“直觉思维”,甚至可以说像“照相机”一样,咔擦一下把信息拍下来储存起来,并不做任何逻辑上的处理,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世界的领悟和理解。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通常重视的是左脑的这种“理性分析和逻辑能力”的开发,通常提倡“先理解再记忆”,偏重通过灌输、练习、反复等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然而,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右脑的记忆潜能比左脑大得多,并且右脑具备像“瞬间照相记忆功能”、“瞬间捕捉大量信息能力”、“快速处理字符串能力”等左脑不具备的“特异功能”。
所以说,我们给孩子看色彩颜色丰富的绘本,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述绘本中的形象和故事,实际上就是一种“右脑开发”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看这绘本画面、听着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大脑神经传递回路发生了变化,信息越过左脑记忆,反复刺激右脑深层神经记忆回路,刺激右脑的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绘本之中综合的“悟性”的元素,留在他们右脑的记忆中,便很有可能在成年之后演化成富有预见性和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的潜能。
所以说,0-2岁是开发幼儿大脑的最好时机,错过毁一生!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