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热门标签

热门百科

热门圈子

太湖痞子王

你家娃的社交能力如何?

太湖痞子王2020-1-9 05:43:19来自澳门的网友343

我和咱们许多父母一样,一碰到孩子打架啊,不爱分享啊,就开始吧啦吧啦的说教,孩子却根本听不进。于是老母亲读了一本书,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
大家好,我是齐妈。小齐今年4岁,幼儿园中班。
先说说曾经我和小齐最常见的对话:

齐妈:你为什么要推小朋友?
小齐:他想玩我的小汽车。
齐妈:那你可以借给他玩一会儿啊。
小齐:我不要给他玩。
齐妈:好朋友之间要分享……(老母亲语重心长说一大堆。)
小齐:我不要分享!我不要分享!(同时伴随着使劲儿摇头,或者大哭,或者干脆跑掉了,反正戏份十足。)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说得口干舌燥,可道理讲得越多越没用
因为很多道理是我们大人的解决之道,孩子并不懂,即使懂了,他也没有足够的自制力。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别着急,我学到一种新方法,而且已经在家里实践了半年多,真的很不错,强烈推荐给大家。此方法来自于一本育儿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这个方法最初被称为“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后来因为太拗口了,改成了“我能解决问题”,后文中我们就简称它为ICPS。

ICPS一共分为四步:
第一步明确问题所在;
第二步 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感受;
第三步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 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种方法,我用最近和小齐的一次对话来举例。
★ 第一步:明确问题所在
齐妈:小齐,我看到你和小朋友争起来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帮助孩子认识问题)
小齐:我想玩飞盘,他不给我。
齐妈:飞盘是谁的呢?
(家长要了解更多的信息)
小齐:是他的。
齐妈:那你想玩,得到他的允许了吗?
小齐:没有,他不给我。
齐妈:那是小朋友的飞盘,你想玩,但他没有同意借给你,所以你就去抢,对吗?
(帮助孩子明确问题所在)
★ 第二步 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感受
齐妈:你直接去抢别人的飞盘,你觉得小朋友会有什么感觉呢?
(帮助孩子理解其他孩子的感受)
小齐:他很生气。
齐妈:那你抢飞盘时,小朋友做了什么呢?
(帮助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小齐:他打我。
齐妈:那你有什么感觉呢?
(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 第三步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齐:我也很生气。
齐妈:那你能想一个让你们俩都不生气、小朋友也不会打你的方法,玩到飞盘吗?
★ 第四步 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
小齐:我可以请他借给我玩。
齐妈:他可能会怎么回答呢?
(引导孩子预估解决办法会产生的后果)
小齐:他可能不会答应。
齐妈:是的,他现在正在玩,可能不会借给你。那你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
(鼓励孩子想更多的解决办法)
小齐:我可以和他一起玩。
齐妈:你们要怎么一起玩呢?
小齐:一人扔一次。
齐妈:嗯,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关注问题本身,继续鼓励孩子想更多的解决办法)
小齐:我可以和他交换,让他玩我的玩具,我玩他的飞盘。
齐妈:太好了,你想到三种不同的办法。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这就是一次完整使用ICPS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说教,也没有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引导他独立思考,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这就是ICPS的关键:不要代替孩子思考,而要把权力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甚至不需要关注打架这件事,因为打架不过是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一种错误的办法,而我要做的,是引导他思考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想要达到这样理想的状态,家长和孩子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
1   明确问题所在的准备 要用ICPS,许多人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让孩子说说发生了什么,孩子却根本说不清楚。 为什么说不清楚呢?因为描述一件事要用到很多词汇,但太小的孩子对这些抽象的逻辑性词汇常常是一知半解。 是:“因为冲马桶的声音太恐怖了,我很害怕。”
(这里孩子明白了“为什么”“因为”的关联) 你看,说清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针对这一点,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练习语言表达能力,我和儿子在生活中是这样练习的。 有一次我和小齐在家玩“是和不是”的游戏。我们就这么玩:
• 这是电视,不是冰箱。• 这是沙发,不是椅子…… 其实就是在家里,看到什么说什么。一开始说得还挺常规的,后来就变成了: • 这是筷子,不是魔法棒。• 这是碗,不是恐龙蛋。 孩子的思维,确实很天马行空,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游戏,他理解了“是”和“不是”的用法。 还有很多词语也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描述事件: 比如,关于时间的描述:先、后、刚才、昨天、现在、接着、过了一会儿……
关于逻辑关系的词语:因为……,所以……;要么……,要么……;如果……,就……;也许;可能; 关于动作的词语:推、打、摸、敲、爬、跳、踩、撞、拿、借、喜欢、选择、允许……
有一段时间,儿子上完厕所后不冲马桶,我以为他忘记了,可几次提醒他后都没用,我就问他:“你为什么上完厕所后都不冲马桶呢?” 他的回答居然是:“因为冲马桶的声音太恐怖了,我很害怕。”
(这里孩子明白了“为什么”“因为”的关联) 你看,说清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   理解他人感受的准备 理解他人的感受,首先要学会认识表情,要能看出对方现在是高兴还是难过。我们最常用的是图片法和表演法。
▌图片法
玩卡片的时候,要么我拿出卡片,让小齐说出表情的内容;要么我说出一个表情,让他去找对应的卡片。 先从最基础的表情开始。比如:开心、伤心、生气、害怕,然后是复杂点的害羞、骄傲、兴奋等,这样他们就能认识很多种表情了。
▌表演法
大人说出一种表情,让孩子来表演或者大人表演一种表情,让孩子来判断这是什么表情。 我和小齐经常在家玩“我来演你来猜”的游戏,我们常常上一秒还在哈哈大笑,下一秒就伤心痛哭,要不然就怒目圆睁,妥妥地演技派啊。
接着我让儿子试着去体会他人的感受了。
比如生活中会问他:如果你最喜欢的玩具被别人弄坏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当孩子已经可以说出事情的经过,也可以理解他人的感觉了。
3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准备 ICPS要求孩子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思维: • 解决一个问题,不止一个办法。• 我可以不用想到的第一种办法来解决问题。• 我可以想到很多办法,不能这么轻易地就放弃。 学习这种思维,最好的方法是预演,当预演的足够多、足够熟练时,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不自觉使用这种办法。 我们常用他最喜欢的小木偶和狗玩偶来进行练习。
我:小木偶现在想去玩秋千,可是小猴子正在玩。怎么办啊?
小齐:小木偶可以请小猴子让他玩。
我:是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你还能想出一个不同的办法吗?(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之前练习的“不同”在这里就用上了。)
小齐:小木偶可以和小猴子轮流玩秋千。
我:嗯,不错,你已经想到第二种方法了。还有什么办法吗?(继续鼓励孩子思考)
就这样一直鼓励和思考下去。不过在想办法的过程中,孩子很自然地会想到哭和打人的办法。 当孩子说“哭”的时候,要问清楚为什么哭? 如果他的哭只是发泄情绪,那么就告诉他,现在我们要想的是办法,而哭不是一种办法。当然用哭来取得同情,然后让对方同意,这就是一种办法了。 当孩子说“打”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立刻评判,一定要克制住代替孩子思考的冲动。 那想了这么多种办法,究竟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呢?现在我们就要进入下一步“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了。
4 关于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的准备 我们总结了孩子想到的所有办法,现在就要提示他们思考:如果这么做,可能会发生什么呢?我们要尽量思考出各种后果。 比如当小木偶请小猴子让他玩秋千时,小猴子可能会答应,也可能不会答应。这就出现了两种后果。
当小木偶把小猴子推下去后,小猴子可能会怎样呢?当我们预测出这些后果时,就要判断,哪些后果好,哪些后果不好。
齐妈:你觉得小木偶推开小猴子之后,小猴子会有什么感受?
小齐:他会生气。
齐妈:那么推开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小齐:不是。
做决定前先思考后果,孩子最本真的善良,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办法,什么不是好办法。
5 总结 以上我我分解的四点,看起来虽然很长,但其实对话几分钟就能完成,比讲道理和孩子无休止的哭闹要简短多了。
而且,当你和孩子都习惯了使用这种方法以后,你还可以说得更简单。 比如,你只需要问“你能想到不同的方法玩到飞盘吗?不能让小朋友生气哦。” 这个方法不仅使用在小朋友的交往,我们在家也经常用,其实重点是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决绝问题。 “小齐,乐高还没回家,它很伤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齐,已经到睡觉时间了,而你还不想睡,该怎么办呢?
以上是我读此书的一些的体会,分享给各位宝妈,一起学习交流,不定期更新学习心得体会。Elena66505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全部评论0条回复

默认头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