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热门标签

热门百科

热门圈子

hy19881008

犯错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养分,你的“尺度”就是控制养分的开关

hy198810082019-5-31 22:31:24来自广东云浮市的网友430

如今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越发的关注起来,随着网络上熊孩子的新闻频繁的霸屏,很多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言行越发的关注。在孩子犯错时,比起那些熊孩子家长的包庇袒护,有部分家长更加倾向于规范引导,不过在尺度的把握上却没有一定的标准,表现得很情绪化,对孩子的容错率较低,那么这样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好处吗?
周末朋友在家打扫房间,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客厅清洁干净,可是就在朋友接下来打扫卧室的空档,孩子就把刚打扫干净的客厅给弄乱了,朋友一时间怒不可遏。大声地指责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把玩具放在一处,不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孩子瑟缩在沙发里,面对暴怒的妈妈孩子十分恐惧。到了晚饭时候,朋友又当着老公面把孩子一顿数落,孩子很委屈,但是也不敢反驳。慢慢地朋友气消了,但是孩子却好几天都没有碰过客厅里的玩具。在朋友家里类似的场景时有发生。
孩子犯错了你会怎么做呢?很多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很多时候会给出很主观的答案,比如说我会和他讲道理,比如说我会批评责怪他。但是却很少想到大家眼里的错和孩子眼里的错是否是同样的衡量标准。当家长对待孩子的尺度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行事的时候,很容易把孩子的懵懂套上道德的枷锁。显然这对孩子的成长并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会营造一种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为什么说犯错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养分?
张姐家的宝宝在幼儿园里很受欢迎,对待同伴很有礼貌,大家也都愿意和他玩。但是之前孩子在与小区里的小朋友相处的却不那么融洽。其中有一次,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的同伴,甚至会抢夺同伴手里的玩具,期间还表现得很有攻击性。张姐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适时地进行了干预,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交际方式,并向同伴道了歉。孩子在之后和同伴的相处中懂得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收获了更多的好人缘。可以说孩子的这次犯错,反而增加了自己对与人交往的方法的认知,更加有同理心。
① 犯错有助于孩子建立行为边界感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是适当的干预会让孩子的行为更加有边界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为他人造成困扰,在遇到类似的状况时更加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
② 犯错有助于孩子提升自己的品行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其实也是提升自身品行的契机,所谓的人无完人,孩子总是在不断的犯错中逐渐完善自己的品行,是非观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树立和养成。尤其是在孩子的思想意识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犯错反而成了最佳的切入点。
③ 犯错为孩子提供改善自身行为的机会
在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时,犯错后的及时引导对孩子的行为控制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使孩子明确自身行为的不足,可见,这也是对孩子这方面能力完善的一种良性刺激。
可见孩子犯错并非只有消极的结果,及时的进行干预同样可以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孩子的良好品行、行为的边界感、正确的是非观都是在孩子的不断犯错和家长的恰当干预中得到完善的。这其中家长的引导尺度的把握也非常的重要。
二、家长对待孩子犯错的“尺度”有多重要?
赵姐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的严格,只要孩子犯错,都少不了挨到赵姐的一顿胖揍,赵姐认为孩子还小,错误不及时的纠正可是要惹大祸的。结果孩子与妈妈之间的关系非常疏远,在行为表现上也更加胆小、怯懦。在被问到喜好的时候,孩子也只会说“我听妈妈的。”看上去孩子懂事了,但是似乎孩子也失去了主见和对世界的探索热情。
① 恰当的尺度把握更能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当父母的教育尺度把握的恰到好处时,才更加能够得到孩子的回应和反馈,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够使教育的引导作用发挥到真正的效果,对孩子的言行规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 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行为规范
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过于宽松时,容易妥协、没有底线的无条件满足会使孩子的行为缺少约束,认识不到自身错误言行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起不到约束孩子行为的效果。
③ 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反而会起到反面影响
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时,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反而使得孩子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做事缺乏主见,不利于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建立。
可见,父母的教育尺度把握更加能够取得期待中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如何做到恰当额尺度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对待孩子犯错的“尺度”应该怎么控制?
闺蜜对宝宝的教育很用心,当宝宝犯错的时候常常能够保持超强的耐心。比如说孩子把自己喜欢的陶瓷花瓶打碎了,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责备孩子一顿,但是闺蜜却没有。她抱住受到惊吓的孩子温柔的安慰,检查孩子是否有受伤,等孩子的情绪稳定后,闺蜜才温柔的提醒孩子“花瓶太大了,你还小没有足够大的力气,下次可要注意了。”然后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打扫碎了的花瓶。就这样,孩子很自然的接受了闺蜜的引导。
① 以教育孩子为目的,家长尽量不情绪化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情绪化,不能够理智的和孩子保持沟通,很多时候教育引导仅仅停留在自身情绪的发泄上,而忽视了教育引导基本目的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纠正。
② 耐心的和孩子进行沟通,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
家庭教育最佳的效果是得到孩子的及时回应和反馈,所以父母们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孩子行为表达的纠正和改善。
③ 不过分地强调道德标准,给予孩子适当的成长空间
不以大人的观点来衡量孩子的对错,更不要轻易的为孩子的行为拔高道德层面。适当地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家长更加有机会看到孩子成长中的惊喜。
当家长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孩子相处,放弃粗暴的指责和训斥时,孩子会更愿意敞开心扉,配合家长的引导并且及时的给予回应。家长教育尺度的把握需要智慧同时也要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全部评论0条回复

默认头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