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宫其实是为了让还未完全发育的早产婴儿存活下来的发明。人造子宫与保育箱是不一样的,保育箱是为早产儿提供氧气、温度、湿度,通过静脉血管和胃鼻管为婴儿提供水分和
营养物质。人造子宫确必须包含这几个部分:
1、人造子宫
内膜
人造子宫内膜不能由玻璃或是金属制成,应该使用模仿真正器官功能的组织工程材料。在培养过程中,囊胚通过体外受精生成,再被植入到子宫内膜的3-4mm处,然后它将在那里生根并开始生长。
2、人造胎盘
现有的技术就可能实现人造胎盘与子宫内壁“自然地”长出,也可能借助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外部设备。
3、合成羊水
实际上羊膜中的羊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环境。它的量和组成都会随着妊娠进程改变,对新生儿非常重要。

4、温度调节
人造子宫需要被调整到适宜的温度。胎儿的体温一般比母体高0.3-0.5℃,也就是说,人造“羊水”需要维持在37℃左右。
5、适当刺激
能够像母亲一样带着胎儿进行包括站立、行走、躺下等动作。它应该按照母亲的作息时间进行活动和休息。为了不能让胎儿感到生理上的“隔离”,像“抚摸”这样的动作也需要被模仿。
6、微生物刺激
在顺产时,婴儿被暴露在复杂的微生物环境中。这些微生物在婴儿的肠道中帮助他们消化食物、调节肠道、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
为了获得相似效应,生物学家可以从母体中提取这些混合物(也可以在体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