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热门标签

热门百科

热门圈子

左神L

对孩子无数次好抵不过一次错,为什么孩子没良心?

左神L2019-5-31 22:31:31来自四川雅安市的网友352

小宝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玩吹泡泡,每次到公园都吵着要买一只泡泡棒,为此我特意买了一只放在家里,出门的时候自制泡泡水带着玩。
有一天,我们出门比较急,忘记带泡泡棒了,看到公园里有许多卖泡泡棒的小摊,小宝开始闹着要买。我是不可能同意的,只是温和地对孩子说:咱们家里有,今天不买了,你要想玩,下次记得提醒妈妈给你带。
小宝哭哭闹闹半天也没有得逞,站在原地生闷气,这时候小宝爸上场了:
孩子就是想玩个泡泡棒嘛,你看你至于吗?走,爸爸给你买。
这种情况下,爸爸的形象瞬间在孩子眼里伟岸起来,小宝一脸崇拜地看着爸爸,成功买回一只心仪的泡泡棒。
平时玩泡泡棒,都是大人拿着,他来吹,因为棒子太长他拿不住,这会儿爸爸的态度似乎鼓励了孩子,小宝不顾爸爸的劝阻,执拗地要自己操作独立玩。
不出所料,他根本拿不稳泡泡棒,没两下泡泡水就撒了,满手满身都是,小宝一着急,用手去抹眼睛,泡泡水一下子弄到眼睛里,孩子难受地大叫。我赶忙把他带到厕所去清洗,这才让孩子平静下来。
这件事之后,小宝有段时间会不自觉地眨眼,可能是对泡泡水刺激眼睛的感觉有点恐惧,每次眨眼的时候,如果别人问他:你的眼睛怎么啦?小宝一定会说:是爸爸买泡泡水给我,把我眼睛弄坏了。即使后来他的眼睛不眨了,家里人逗他:爸爸好不好?他还会执着又天真地说:有点不好,他买泡泡水给我,把我眼睛弄坏了。
小宝爸爸平时工作忙,管孩子的次数很少,所以有机会面对孩子时都会尽量满足,因为这件事他还有点小难过,他问我:我对孩子那么好,什么都顺着他,怎么他把我对他的好记不住,有一点不好就印象这么深刻?你平时对他那么讲规矩,他怎么对你没有意见呢?
新手爸妈常常会为孩子“更喜欢谁,和谁心更近”进行一些小小的心理拉锯战,希望通过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小宝宝喜欢自己,这其实也是一种家庭中的小情趣。但是小家伙们常当“小叛徒”,总是“欺负对他好”的那个人,即使顺从了很多次,孩子都不记好,一次不好反倒记忆深刻。你知道吗?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家长教养方式的问题,所以了解这其中的原因,调整方法,你会得到孩子更多的爱戴。
孩子“不记好”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推卸责任 在家庭中,孩子往往会不自觉的向宠爱他的人推卸责任,即便他知道这个错误是自己犯的,也会非常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某某的错,是他弄成这个样子的。成人一般习惯于相信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而孩子在推卸责任时也并不表示就是在说谎,有的时候就是想要发泄自己错误的小情绪。
抗拒失误 对于宠爱自己的成人,孩子往往不能接受这个人有一点点失误,面对失误时,孩子不仅会印象深刻,还在言语和行动上主动放大。这表示他不爱这个人吗?肯定不是,但这种抗拒在互动的过程中会逐步强化为孩子习惯的行为方式。
孩子这种“不记好”的行为常常被家庭成员评价为“没良心”,其实这不是孩子没有感恩之心,只是家长教养方式在孩子行为上的映射罢了。这使我不由得联想到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
认识“首因效应”,客观看待“不记好”的成因
首因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它主要是描述在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所展示出的第一印象对于对方的印象形成至关重要。
从首因效应来看孩子的“不记好”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对孩子好的家庭成员往往在第一次与孩子的互动中可能就已经留给孩子顺从的印象。一旦这样的印象形成,聪明的孩子们会进行两方面的判断:
第一种,他一直都听我的对我好,怎么突然有一件事不好了。这和孩子已经形成的印象形成了冲突,所以从心理上孩子无法接受,会印象深刻。
第二种,他对我好,不管我做什么他都不会计较。所以孩子才习惯于推卸责任,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把责任推卸给这个人是最安全的。比如自己做错了事,怕责罚,就说是爷爷造成的,爷爷不会批评孩子,还有可能在父母面前去护着孩子。
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爱意?
斯托根认为:一个具有良好社会意识的儿童应该是对社会强制、因素和环境具有一定的意识和了解,知道人际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的和有趣的互动方式。这些孩子尽管可能已经有了相应的认识,但是事实上还是会表现出自私、狭隘、贪婪和冷漠来。
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爱绝对不是”表面的好”这么简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家长,我们要有效利用“首因效应”在孩子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树立起讲规则、有限度、不溺爱的长辈形象。
树立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一致性。
儿童与社会规则最早的相遇是发生在家庭之中。要知道儿童对规则的理解是有局限的,而且这种理解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
家庭成员在教育态度上的一致让规则意识能够得到更好的传递。在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这个印象会在孩子的认知中加深,也就是说孩子有了一个破坏规则的突破口。而这么做的家长并不是顺着孩子就一定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并且出现一些家长难以控制的行为。
在现实中,很多家庭在这一点上很难达到一致,不同的家庭背景和长期的生活理念导致沟通中常常出现误解和信息错位,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多一些沟通,在深度沟通的基础上确保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保持对孩子陪伴教育的稳定频率。
对孩子缺少陪伴的家长常常对孩子有负罪心理,习惯于一有机会就进行大量物质补偿或者充分满足,实际上这种方式所得到的是孩子短时间内的快乐。我们常常发现,那些日夜陪伴孩子的人可能也会遭到孩子的厌烦,但是孩子对他们的依恋和爱也是非常深刻的。对孩子的陪伴其实不需要一时之间的充分刺激,只要每天和孩子吃一顿饭,说一会儿话,玩一会儿游戏,就能够保持一个亲昵且充满爱的家长形象。
树立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原则底线。
家长应该经常就孩子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原则进行约定和商议,并且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随时做出调整。这些原则在确定后一定要传递给孩子,也就是说这种不可越界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绝对不会因为任何人去改变,这样孩子就不会有“见人下菜”的心理,看到家庭中谁好说话而趁机钻空子,以期达到自己原本并不合理的要求。
在家庭底线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讲原则而限制孩子的合理要求,如果规则过于偏激,会使孩子对规则产生误判,并且有茫然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些”爱的雷区”一定不要踩
无原则满足 孩子要什么都满足,完全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和孩子的约定或者规则,希望通过这种充分的满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满满的爱意。实际上这种方式是非常自私的,这种满足更多地是在给家长寻找自我安慰,就好像在说:你看,我用行动证明了我对孩子好,我是一个好家长。而且这种满足会带来后患无穷,孩子在内心会有期待,也会对之前明明是正确的规则产生质疑。
讨好式拉拢 孩子做错事情被批评时,有的家长会感到心疼、感到同情,觉得孩子可怜,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小恩小惠式的拉拢,这是非常危险的方式。在这里,我特别推崇一位奶奶的做法:每当孙子犯错误被***评时,奶奶在批评过程中绝对不参与,批评结束后一定会搂着孩子和颜悦色地说错处,绝不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妈妈做得不对。虽然奶奶对孩子有拥抱,有心疼,却在认识上绝对不随意改变态度:你就是错了,我爱你也不能改变这个问题。
结语:虽然许多家长否认,但是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有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孩子的信赖,也可能是孩子体会家长付出后的一种动作反应。孩子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形成自我对于社会规则的认知,真正懂得付出的家长是能够在教育上张弛有度的家长,而不是一味的讨好和退让。
让我们在第一次和孩子的互动中就塑造起温和而坚定的家长形象,不迎合、不暴力,相信这样的父母一定能够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全部评论0条回复

默认头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