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泡期是胚胎发育到第5天的阶段,经历了细胞融合、胚泡腔出现和胚泡腔形态扩张的过程,并从母体控制转变为基因调控中的胚胎自我调控,因此只有“好”的胚胎才有能力发育成胚泡。因此,囊胚的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都很高。
然而,在体外受精中,并不是所有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胚泡。如果在受精的第三天卵裂胚胎不能形成胚泡,原因是胚胎被自然选择淘汰。还是因为不满意的栽培条件?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即使是杰出的胚胎学家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体外胚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患者或这一周期的卵子质量差、临床
促排卵药物和程序的影响、胚胎培养室的技术和硬件条件、质量控制水平、培养液的质量等。在稳定的实验室条件下,我们普遍认为患者自身的条件是囊胚形成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的研究和报道表明,体外囊胚的形成率约为50%~60%。
谁需要胚泡培养?2013年,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提出了以下胚泡培养策略:
1.“预后良好”的患者,如年龄相对较小、卵巢储备良好、卵数理想的患者,
囊胚培养的风险较小,因此建议进行囊胚培养。
2.对于反复
移植失败的患者,囊胚培养可以进一步筛选胚胎,增加囊胚植入的概率,降低反复移植失败的压力;
3.对于“预后不良”的患者,囊胚移植可能不会增加活产率。有时处于中间状态的胚胎可能更有利于早期在子宫腔中发育和生长,因此不推荐进行胚泡培养。
生殖医学中心进一步优化胚泡培养策略。根据梯度保育的原则,在保证移植少量高评分卵裂胚胎(2~4个)的前提下,对所有剩余胚胎进行培养。这种选择性囊胚培养策略可以减少冷冻胚胎的数量,减少后续复苏周期中的移植数量,缩短治疗周期,为单囊胚移植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我们优化了囊胚的玻璃化技术,使我中心囊胚的回收率达到98%以上,大大提高了回收周期的
成功率。这样,我们将冷冻卵裂期的高评分胚胎减少到2个,其余的在胚泡中培养。对于已经生了两个孩子的女性,我们都采用单胚胎移植,所以所有囊胚培养的周期比都大大增加。
目前,囊胚培养已经成为该中心的常规技术,囊胚培养和冷冻保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该中心囊胚形成率高达70%,移植一个囊胚的成功率约为65%。2015年,22%的移植周期为单囊胚移植,2016年,单囊胚移植周期约占40%~50%。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给出科学的个性化治疗建议,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状态下得到一个单身、活的、足月、健康的
试管婴儿。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