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热门标签

热门百科

热门圈子

D婷宝宝s04z8

家长们可得注意了,千万别再强行给孩子喂药了

D婷宝宝s04z82019-6-27 22:57:29来自青海玉树市的网友514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8岁儿童被强行捏鼻子灌药后死亡!医生的呼吁值得所有家长警惕!”。
在西南部的一个村子里,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家,丈夫外出打工。有一天,8岁的孩子患病了,就从医生那开了药,但药有点苦,难以下咽,孩子不肯服药
于是妈妈就将孩子按到在床上,强行捏鼻子灌药。最后药是喂好了,孩子也因为窒息一动不动了......我们总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实际操作时,这在孩子眼里都是浮云。
平时经常有人把孩子嘴掰开或捏着孩子鼻子,强行把药灌进去,为此发生了不少喂药窒息的悲剧。2016年7月,陕西榆林的一位患儿不肯吃药,家长捏住鼻子强行灌药,导致药液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
2015年5月,黑龙江大庆的一对年轻夫妇为了让两岁的宝宝吃药,捏着鼻子喂药,最终导致宝宝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医生提醒,捏着鼻子喂药不仅粗暴,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而且非常危险。在捏鼻子的过程中,用力过度会损伤鼻黏膜,鼻腔分泌物也可能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而且,捏鼻灌药,孩子挣扎得厉害,只能通过口腔呼吸,很容易引起呛咳,导致药物误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作为家长,也许你看了这个新闻后,再也不会捏着孩子鼻子喂药了。但儿童用药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下面的这些用药方法,实际上也是错误且有安全风险的。小小的一个坏习惯,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让孩子有生命危险,每一个家长都需要警惕。
1
担心胶囊太大
把胶囊拆开喂胶囊
属于众多药物剂型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是软胶囊和硬胶囊。软胶囊就是我们给孩子补充鱼肝油用的那种剂型,可用剪刀剪开服用(肠溶软胶囊和缓控释软胶囊除外);硬胶囊则是对半的两个“壳”套在一起的剂型,要直接吞服,不能拆开。专门选个“壳”来包裹药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有的药品有难闻的气味,闻之色变;有的味道苦,难以下咽,或者直接吞服刺激性比较大;有的不太稳定,暴露于空气、光线、水分中容易变质。
有的则是特殊的缓释胶囊制剂,即一次吃进一天的需要量,然后通过胶囊上的特殊“缓释元件”,让药物缓慢释放达到治疗效果。以前一天要吃两三次的,现在吃一次能保持一天,大大提高了用药的方便性。那么,如果把胶囊拆开服用,一方面把药物的弱点(难闻的气味、苦味等)暴露了,凭空增加喂药的难度。
另一方面,拆开的缓释胶囊达不到缓慢释放的效果,反而一次性释放了大量的药物,容易引起药物过量中毒。现如今,很多儿童药开始走人性化路线,在剂型和味道上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退热药泰诺林,就有草莓味的滴剂和混悬剂;许多口服糖浆是甜味的。所以,儿童用药尽量不要选用胶囊和片剂,而以混悬剂、滴剂、溶液剂、颗粒剂为主。  
  2
用牛奶或果汁送服药物
有时候,孩子挺聪明的,看见你拿着的是药,不管口味怎么样,反正就是不吃。很多家长为此开始用牛奶或者果汁送服药物。尽管这样药确实是喂进去了,但很多时候非常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让你不得不吃更多的药。就说「口服补液盐Ⅲ」这个儿童腹泻常用药,经过世界卫生组织长期的摸索,发现目前这个配方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能有效减少腹泻次数。
如果用牛奶或果汁来溶解,牛奶里的钙、镁等矿物质;果汁里的糖、维生素C、果酸等成分就会破坏配方,有时候不仅达不到补液作用,还会促进腹泻。受牛奶中矿物成分影响的药物还有: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甲硝唑、诺氟沙星等抗生素、铁补充剂、活性炭、蒙脱石散等腹泻用药。受果汁中果酸类成分影响的药物还有:红霉素、氯霉素、阿司匹林等常用药。
不建议服用这些药物的同时,服用果汁和牛奶。另外,也不建议大家使用柚汁、茶水、酒和米汤等送服药物,不排除有些药物服用时会受这些因素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喂孩子吃药或者自己吃药建议用温开水送服。用其他液体服用前,最好还是咨询专业的药师或顾问,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
让孩子对着瓶口喝药
让孩子对这瓶口喝药,这个行为有两点隐患。第一、不太方便把握剂量,很容易就喝药过量。第二、这种喝药方式直接影响了药物的使用期限。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只要不是慢性病,每次生病用掉的药量是很少的。如果按照国家药物储存方面的规定(如下图所示),那很多药就得白白浪费掉了。  
  参考来源:2015版《中国药典》
比如退热药泰诺林和美林滴剂,总共15ml,单次退烧最多用5ml,下一次发烧又不知道是啥时候,丢了又舍不得。为此,有人专门致电药品生产厂家,得到的回复是,开封后剩余的药可以用至药品有效期,只是能用这么久的前提是:药品不要被(口水)污染!!!这么看,对着瓶口喝药不仅是个安全问题,还是个经济问题,要想药品用得久,保持基本卫生少不了。
4
任意选择时间喝药
一个药物要达到很好的疗效,跟药物剂型、食物、不同时间段人体激素分泌的特点等都有关系。比如一些胃药,降糖药,通常是饭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刺激比较大,通常是饭中或饭后服用,不同药物都有不同规定,切忌不要任意选择时间服药。对于儿童来说,最常见的还是发烧、腹泻、过敏这些问题,而吃对药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疗效确切又安全可靠的药物使用频率和时间,如下图所示。  
  参考资料:uptodate临床顾问
5
吃药吃吐了,马上补服药物服药呕吐,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当孩子吃吐了,如果不追加剂量,那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如果追加剂量,又可能药物过量,真的很纠结。  
  这里给大家一个统一的标准,孩子吃药吃吐了,要注意观察服药与呕吐的时间、呕吐物的形状和量、孩子的病情等指标,而不是马上补服药物。
1、服药15分钟内呕吐:时间太短,胃内容物还未到达小肠。可以考虑服用同等剂量。
2、15-60分钟:要看呕吐物的形状和量,比如药物是片剂,呕吐物中含有肉眼可见的药片,那可能药物被吐出来了,需要补服药物。或者说,尽管孩子呕吐了,但病情稳定,精神状态也好,那也可以不补服药物。总之,要注意观察。
3、60分钟以上:不需要追加剂量。
6
西药不良反应大,迷信偏方网上经常有一些很火的祛痘、治疗儿童湿疹的神药膏,其实很多都含有强效激素,也没有拿到药品批号,属于“消字号”或“妆字号”用品。刚开始用可能效果很好,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皮疹反复,形成依赖停不下来了。正规的药品国家会颁发专门药品批准文号,具体格式为:国药准字 1位字母 8位数字。
非药物类的批准文号,如“消字号”属于卫生消毒产品,仅用于防病的产品,而不能用于治病或诊断疾病。“状字号”属于化妆品,不做药用,国家也规定状字号产品不能明示或暗示有医疗作用。另外,还有一些人,则是抓住普通家长追求“无副作用”、“药到病除”的心理,进行赤裸裸的欺骗。2016年,有个“神医”吹嘘自己的鼻炎康复膏有奇效,最终导致深圳3名儿童铅中毒,被下达病危通知,令人唏嘘不已。所以,为了保证孩子健康,用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不能盲目使用。
7
孩子害怕吃药,骗他吃强行灌药有风险,那么能骗孩子吃药吗?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家长则想尽各种办法来让孩子吃药视频。有的把药片藏到饭里;有的把药藏到“旺仔牛奶”的盒子里;有的在喂东西时,趁孩子不注意塞进嘴里。   
  这些“欺骗”的方法感觉好玩又好笑,乍一看确实解决了妈妈们头疼的难题。但是也有很多妈妈反馈,骗过一次,孩子下次就不会上当了,有的小孩发现被骗后,更抗拒了,还说“妈妈是坏人,以后不爱妈妈了”之类的。为了吃药,让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其实,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不舒服的时候,就想少一点折腾,有家长的爱护关心。
那么究竟如何给孩子正确喂药呢?我们平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式入手:
①创造一个轻松的吃药环境孩子生病时会变得脆弱而敏感,喂药前,先安抚好孩子情绪,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拆药、调药。在喂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借助玩具、动画片、音乐等分散孩子注意力,缓解孩子的紧张感。
②真诚沟通1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在喂药前坦诚地跟他进行沟通,告诉他,这个“东西”像糖果一样甜甜的;这个“东西”吃两口就能吃完,吃了病才会好,就不难受了;另外,平时不要拿打针吃药来吓唬孩子。
③选择适合儿童的用药剂型现在很多药厂都开始关注用药体验,会通过改变药品剂型和口味来使儿童对药物的接受度更高。儿童比较适宜的剂型有滴剂、混悬剂、颗粒剂、糖浆剂;  
④使用喂药器使用药物滴管、针筒型喂药器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服药。总的来说,给儿童喂药确实是一门技术活,但只要我们选择正规来源的药物,用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好好跟孩子沟通,喂药不会很难,也能很好的避免因为用错药导致的安全事故。
如果自己还是不太放心说明书,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全部评论3条回复

  • 宝宝啥时降临

    宝宝啥时降临

    谢谢姐妹的分享,孩子吃药真的是一个难题,特别是不想吃的时候,头都是疼的

    2019-6-30 02:17:36来自西藏昌都市的网友回复 0

  • 天上的云孕

    天上的云孕

    谢谢姐妹的热心分享,辛苦咯

    2019-7-2 20:14:31来自重庆的网友回复 0

  • zhua2838

    zhua2838

    强行灌药好像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事,现在儿童药基本上是甜的,很少有用灌的了

    2019-7-6 04:20:17来自香港的网友回复 0

默认头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