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前是培养宝宝安全感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小宝宝来说,3岁进入幼儿园之前,和自己互动最多的就是妈妈了,虽然很多妈妈重视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但是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说着破坏宝宝安全感的话。
破坏力NO.1------
“再闹,妈妈不要你了”
案例: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说了宝宝几句,宝宝又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宝宝几下,宝宝放声大哭,这时妈妈大声训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分析:幼儿对成人情绪理解很有限,往往是通过对成人面部表情和外部行为的认知去感受成人的情绪,对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变成了很多家长哄孩子的惯用招数,对孩子心理发展破坏非常大,也大大的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破坏力NO.2------
你是爸爸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案例:宝宝问妈妈,自己是从哪来的,妈妈也许正在忙,没空跟宝宝解释,就随口就说“你是麻麻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宝宝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容易使亲子关系产生隔阂,一部分宝宝听到麻麻这句话的时候一整天闷闷不乐的,宝宝提出这样的问题,反应出他日渐长大,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对生命起源产生了好奇。爸爸妈妈应该用生动科学的回答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再不听话,我就揍你喽!
宝宝犯错误,爸爸妈妈也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再不听话就揍你云云的这种诸如此类的话,
分析:有时候宝宝这样的表现确实令父母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也不会有任何长久的实际效果。恐吓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软弱的性格。
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
在面对任何问题时
他都会明白的告诉自己
我确定我能做的好
所以建立宝宝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